“消费权益要牢记,遇假投诉莫迟疑。凭证收据存仔细,法律保障腰杆立。”这是今年“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犍小普”为消费者编的《消费维权四句诀》。“犍小普”是犍为县烟草专卖局组织的党员普法宣传队,今年整装再出摊,探索实践新“三进”,让普法走“新”更走“心”。
普法“进”古镇老街
“张大爷,您收到的这个‘点赞有奖’信息是诈骗,平时要注意这些信息千万不要信。”“犍小普”来到犍为县罗城古镇进行“3·15”普法。罗城古镇作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被誉为“中国的诺亚方舟”,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游客游览参观。这一次“犍小普”选择走进罗城古镇“船型街”,首次探索“法治+文旅”结合的普法模式,不仅面向本地居民,同时也为游客朋友上了一堂精彩的普法宣讲课。
在古镇的老茶馆里,形成了独特的“茶馆文化”,孕育了“吃讲茶”的民间习俗,也称作“茶馆讲理”。这一次,“犍小普”把法治课堂搬到茶馆门口,请老百姓喝上一杯“普法”茶,用淳朴乡音讲“普法”小故事。“守护财产需警醒,诈骗陷阱要绕行。”志愿者们把执法过程中的真实案例,通过生动有趣的方式以案释法,增强消费者的自我保护意识。“我常收到保健品推销电话,多亏今天给我们普及了相关知识,不然很容易受骗。”寿保镇村民邱世容感慨道。
普法“进”田间地头
在铁炉镇五一村,一场别开生面的法律知识普及活动在广袤的田间地头热烈展开。犍为县公安局、司法局、市场监管局、农业农村局、烟草专卖局五家单位织牢监管“守护网”、共同点燃“法治之光”。通过现场生动讲解与互动问答的丰富形式,将实用的法律知识直接带到了村民身边,创新“场景化”普法模式,张贴普法海报、制作普法短视频,让法律知识如春风化雨般滋润心田。
与此同时,“犍小普”还深入烟农家中,开展一对一的法律咨询服务,普及“烟叶生产经营六个严禁行为”,教会老百姓学会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合法权益。“如果有人找你们非法生产加工假冒伪劣雪茄烟,这是违法行为,欢迎拨打‘12313’烟草市场监管服务热线,踊跃举报涉烟违法行为。”志愿者吴继峰现场答疑。
普法“进”直播间
“各位亲,大家可以用放大镜对准这个微缩印刷,还可以看侧面激光防伪标签……”嘉佑商贸的店长杨杰三正在用手机直播教学如何简易鉴别真伪卷烟。嘉佑商贸是犍为县首家集卷烟鉴别、学习交流、普法宣传、社会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烟火火”消费者权益保护站,精心规划了不同的服务功能区,为消费者提供各种便民服务。
零售户开展“真假烟鉴别”直播
“我在经营初期吃过假冒伪劣商品的亏,深知消费者的不容易,就想着能为大家做点实事,让大家少踩坑。”杨杰三说道“这背后的力量还要感谢‘犍小普’送法上门服务,手把手教学,让我有能力去帮助其他人。”
此外,杨杰三作为“烟火火”便民服务点的“政策法规宣传员”带头联合其他零售户在直播间呼吁禁止向未成年人售烟,守护青少年健康成长,“守‘未’成长,你我有责。”
消费者权益保护不止“3·15”,而是天天“3·15”。“犍小普”再出摊,积极传递法治力量,掀起普法学法守法新浪潮。“希望通过创新多元普法模式,将法律法规‘零距离’送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的心里。”犍为县烟草专卖局负责人说。
(编辑:徐梓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