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日一大早,峨眉山市胜利街道东胜社区相关负责人和志愿者像往常一样,来到辖区居民代玉兰租住的保障性住房,她们要教她初级手工编织技巧,以便熟练掌握后可以在家编制小物品,并通过公益渠道销售增加收入。
代玉兰家的门在白天是从不关闭的,因为她是聋哑人,听不见敲门声。但是志愿者们还是按照礼节敲了数下门后再推门进屋,和代玉兰打招呼。
社区志愿者教代玉兰(中)做手工
代玉兰年迈的母亲腿脚不便,还有听力障碍,平时生活就靠代玉兰照顾。此外,代玉兰的姐姐也是聋哑人,姐夫和丈夫也是身有残疾,只有代玉兰正在读初中的儿子是健康的。
十多年来,东胜社区工作人员就一直不间断给予这个不幸的家庭很多关怀和帮助,不仅将其纳入了低保,还帮助代玉兰申请到租住保障性住房的资格。考虑到代玉兰家庭经济情况,社区还积极帮助她寻找工作机会。
然而代玉兰的母亲腿脚不便,姐姐和姐夫又在外地打工,代玉兰无法长时间外出工作。对此,东胜社区想到了教代玉兰制作手工作品销售的办法,让她可以居家照顾母亲的同时,也能有点收入。
社区志愿者购买了手工原材料,又上网自学了编织技术,最后带着编制教材来到代玉兰家,手把手教她编花朵。代玉兰没法说话,也听不见,志愿者就为她专门准备了一个本子,两人用笔在纸上写字交流。一支笔一张纸,代玉兰的所有需求写在了纸上,也被志愿者记在了心里。写满了字的纸,是社区对群众最真实的深情厚谊。
记者了解到,除了代玉兰以外,当天社区还组织了志愿者分别前往辖区另外七户残疾人家,通过打扫卫生、代买生活用品、提供心理疏导等方式,让他们感受到来自社会的关心关怀。
“纸上有温度,纸下有服务。”记者了解到,峨眉山市胜利街道东胜社区秉持服务群众无难事,将群众需求作为社区服务的重要工作,不断创新服务的温度和维度。同时,招募社区工作人员、在校大学生、热心群众、党员干部组建了青年志愿服务队、老兵志愿服务队、党员志愿服务队等多支志愿服务队伍,分门别类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将学雷锋活动融入日常,让“我为群众办实事?情暖峨眉”成为群众心中的光与暖。(官国平 记者:罗曦)
(编辑:杨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