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州根书画制作技艺:以“立体化”书法艺术传承文化
2025-03-14 来源:乐山市融媒体中心

image.png

嘉州根书画作品

2024年12月,位于乐山大佛南游客中心附近的中国根书文创园正式落成开放,与位于五通桥区竹根镇的中国根书艺术馆遥相呼应,进行根书艺术的传承与延续。近日,记者走进中国根书艺术馆看到,一件件作品无不是书法与根艺的完美融合,汉字与自然“共生共荣”。

根书艺术,一种“立体化”的书法艺术。它在传统根艺制作技艺的基础上,融入中国传统笔墨书法,形成了一种天然美与创作美完美结合的新的艺术形式。经过选材、拼版、烘干消毒、去皮去污、抛光、打磨、着色上漆等30余道工序的树根,依照其天然的神态,用艺术的手法拼接成独具特色的书法艺术作品。

经过多年发展,五通桥区目前已拥有杨玉冰、杨卓、郭壹等一批根书创作艺术家,相关作品已参加文博会、西博会、四川旅博会等各类展会40余场次,在韩国、法国、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成功举行全球巡展,在坚定文化自信,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获中国根艺美术界最高奖——刘开渠根艺奖金奖,展示了独具特色的文化魅力。

在嘉州根书画制作技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杨卓看来,根书艺术虽然只是一种艺术形态,但它承载的其实更是一种文化元素。“前几年我们的作品在海外展出的时候,很多人慕名来观看,特别是有些海外华人觉得很震撼,认为传统的书法艺术变得立体、可触可摸,是一种创新的文化传承形式。”杨卓表示。

献礼建党百年作“百年征程”,守护绿水青山写“金山银山”……杨卓认为,根书艺术的创作也是为时代记录与发声的一个载体。“前几年,我还创作了一幅‘不忘初心’,选择这个命题是因为我们五通桥区本身就有非常浓厚的红色基因,比如丁佑君是著名的革命烈士,内迁到五通桥区的永利川厂诞生了获得新中国第一号发明专利证书的‘侯氏制碱法’等等。”杨卓说,我们的美好生活靠的是先辈的负重前行,我们也希望以自己的能力记录下这一份历史、这一份文化,也更加能从文化中得到自信和发展。

不仅如此,根书艺术的创作还常常与嘉州文化的赓续传承紧密联结在一起。“比如我们会用根艺摆件呈现像五通桥龙舟会这样的民俗,期待更多人通过根书艺术看到民俗魅力。”杨卓表示,五通桥龙舟会在五通桥持续百年,举办二十多届,被列入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每次都会吸引很多市民和游客前来观赛、交流,是一张响当当的文化名片,他也希望所有的文化元素都能得到好的传承,持续焕发新活力、绽放新光彩。(杨心梅)

(编辑:张宇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