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五通桥区自然资源局
夹江县自然资源局
乐山市野生动物救助点携手合作
成功救助并放归了
一只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鹳
这温馨而感人的一幕
源于11月27日
五通桥区金粟镇庙儿山村的
一位农户在田间劳作时的偶然发现
当日,农户在耕作时意外发现了一只外形独特、不常见的“黑鸟”,它显得疲惫不堪,显然是在迁徙途中因体力不支而落单。意识到这可能是一只珍稀野生动物,农户立即拨通了五通桥区自然资源局的电话求助。接到消息后,工作人员立即抵达现场,经过仔细辨认,确认这只“黑羽精灵”正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鹳。
区自然资源局森管中心主任陈松告诉记者:“我们接到群众救助电话,称有一只大鸟需要救助。随后我们立即赶到现场,发现这只大鸟身体较虚弱。通过现场特征比对,初步断定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鹳,我们在现场对它进行了简单的检查,除身体虚弱外,并未发现明显外伤,决定带往野生动物救助点进一步救助。”随即,一场救助行动迅速展开,小黑鹳被紧急送往位于夹江县的乐山市野生动物救助点接受专业治疗与护理。
当这只黑鹳被救助点的工作人员接收时,它显得异常虚弱。经过细致的测量,这只黑鹳幼鸟体重约为2.5斤,身长达到了1.2米,翅展更是惊人地接近2米。尽管它还年幼,但已展现出非凡的体态。专业的医护人员对黑鹳幼鸟进行了全面的身体检查,除了因长途迁徙导致的体力衰竭外,并未发现其他明显外伤。原来,小家伙是因为长时间飞行未能及时补充食物,导致体力严重透支,最终不慎落在了田间。
为了让它重新焕发生机,救助点的工作人员为黑鹳幼鸟提供了充足的食物,并密切关注着它的恢复情况。在几天的悉心呵护下,小黑鹳逐渐恢复了活力,羽翼日渐丰满,为重返蓝天做好了准备。
然而,工作人员并未因此松懈。他们深知,要让这只黑鹳真正回归自然,必须选择一个合适的放生地点。经过深思熟虑和实地考察,他们最终选定了位于夹江县的滨江生态廊道。这里自然环境优美,食物来源丰富,且栖息环境安全,是黑鹳理想的栖息地。
12月2日,工作人员带着黑鹳幼鸟来到了夹江县滨江生态廊道。他们对黑鹳进行了最后一次全面的健康检查,确保它已经完全康复。随后,在众人的注视下,黑鹳幼鸟被缓缓引出笼子,它似乎感受到了自由的呼唤,一跃而起,振翅高飞,向着蔚蓝的天空翱翔而去,留下了一道美丽的弧线。
黑鹳,这一被誉为“鸟中大熊猫”的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以其体态的优雅、体色的鲜明、活动的敏捷以及性情的机警,在全球生态系统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们通常以小鱼、虾、昆虫、蛙及水生昆虫的幼虫为食,偏爱栖息于河流沿岸与沼泽山区的溪流附近。由于黑鹳对栖息环境有着极高的要求,因此它们的出现往往被视为生态环境质量的晴雨表。此次黑鹳幼鸟的出现,不仅证明了五通桥区生态环境的改善,也体现了五通桥区对于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的成效。
黑鹳的现身,犹如一面镜子,反映出五通桥区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攀升的喜人态势。近年来,五通桥区积极响应生态保护号召,广泛开展野生动植物保护宣传活动,极大地提升了全区群众的生态保护意识。此次黑鹳幼鸟的成功救助与放生,正是大家保护生态环境、关爱野生动物的生动写照。接下来,五通桥区将继续秉持绿色发展理念,加大野生动植物保护力度,通过更加丰富多彩的宣传形式,进一步提高公众的保护意识。(记者:毛宇睿)
(编辑:杜冬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