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新闻网讯(记者 李玉佳)尽管已经步入夏季,但在海拔600-1200米的峨眉山市绥山镇荷叶村,清晨的空气还是透着一丝凉意。走进这里的竹林,有一种独属于乐山人的美味正在悄悄孕育。
村民在山上挖笋
早上天一亮,荷叶村10组的村民沈越伦就背上背篓带上撬杆上山了。走进竹林里,他选中一根大小适中的竹笋,用撬杆把它根部周围的枯叶轻轻刨开,然后用力把撬杆插入竹笋根部一侧的土里,最后用撬杆往竹笋那一侧用力一压。伴随着清脆的“咔嚓”声,一股有别于其他竹笋的清苦味飘出来,这时用手轻轻一提,乐山人每年初夏的美味——苦笋,就可以上市了。刚刚挖出来的新鲜苦笋水分很足,这时只需要将它剥皮切片,撒上盐和香油,直接凉拌着吃就十分爽口。
挖满了一背篓的苦笋,沈越伦就急着往荷叶村村委会赶去。原来,有个成都的客户在村上定了20箱苦笋,上午就要运走。来到村委会,院坝外已经停放了一圈运笋、收笋的小货车。各家各户的村民们都纷纷把自己挖的新鲜苦笋摆放在台阶上,其他工作人员则忙着分拣、包装,一派繁忙。沈越伦高兴地告诉记者,这段时间的苦笋平均每根都有2-3斤重,他家种了10亩左右的苦笋,一年平均亩产量能达到3000斤,初步估计今年的苦笋能有4-5万元的收入。
据该村党总支书记胡志容介绍,像沈越伦这样种植苦笋的村民,在荷叶村占比70%,每年仅苦笋一项产业就能有200万元的产值。“这段时间每天都有商贩来收苦笋,每天可以卖出14.5吨苦笋。因为海拔分布梯度大,我们村苦笋的采摘季可以从4月底持续到6月底。”每次挖笋,当地村民们都会留下一些最粗壮的苦笋不挖,等到以后,它们就会长成竹子,村民们又可以卖竹子或竹编产品了。小小苦笋,给荷叶村村民的发家致富路上又添了一抹色彩。
荷叶村随处可见的竹林
凉拌苦笋
(值班编委:何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