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千年佛韵,接力文明薪火——乐山大佛书院沉浸式研学活动点亮青少年文化传承之光
2025-03-31 来源:乐山大佛景区

岷江之畔,千年佛影巍然矗立;研学之旅,文化薪火代代相传。3月28日,由乐山大佛文物保护有限责任公司创办的大佛书院创新推出“守护千年石刻,传承文化遗产”主题研学活动,通过沉浸式课程与多维实践体验,带领青少年跨越时空隧道,触摸千年石刻的温度,感悟中华文明的深邃智慧。

时空穿梭:从历史回响到匠心解码

活动以“时光隧道”巴士课堂拉开序幕。学生们穿行于青山碧水间,聆听乐山大佛“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的传奇故事,分组探讨古代工匠如何在三江激流畔铸就世界奇迹。抵达乐山市博物馆广场后,一场穿越古今的“智慧对话”正式启幕—— “剑南西川节度使”以“大佛三问”叩击学生心扉:“千年巨佛何以屹立不倒?”“匠心智慧如何跨越时空?”“文明传承需要怎样的担当?”引导学生思考文物保护与历史传承的意义,点燃探索热情。

多维体验:在行走中触摸文明脉搏

研学课程巧妙融合“观、学、思、创”四大维度,将文化传承与创新活动相结合,通过历史探秘+文化传承+实践体验的模式,带领学生们沉浸式中解码千年石刻的守护密码。

观·文物密码:学生走进乐山市博物馆,透过斑驳石刻与珍贵文物,解码盛唐气象下的工程奇迹。学生陈遥在观察大佛模型后惊叹:"大佛头部隐藏的排水系统能让体内积水外排,这种设计保护佛像千年不腐,古人的智慧太令人震撼了!"

学·传统精粹:沫若堂内墨香浮动,郭沫若书法临摹让汉字之美跃然纸上,将课堂变得更加生动,当学生亲手执笔感受书法韵律时,文化自信已悄然生根。

思·文化使命:东坡楼中,学生们吟诵"大江东去",感悟苏轼"守其初心"的文人风骨。学生郭奕涵兴奋分享:"我们不仅吟唱了苏东坡诗词改编的歌曲,还在大佛书院体验泥塑创作,这种跨越时空的文化对话太奇妙了!"

创·匠心传承:大佛学堂内,学生们亲手塑泥成佛,于指尖流转间再现古法技艺。学生王喆楷举着泥塑作品感叹:"制作小佛像已耗费很多心血,古人建造71米大佛的艰辛可想而知。我们更要保护好这份文明瑰宝。"

薪火相传:以少年之志续写文明华章

结营仪式上,学生们以“大佛代言人”身份接棒文化使命。他们手持研学证书,誓言“守护石刻瑰宝,赓续中华文脉”。后续课程中,学生将通过绘画、文章或手工作品,将研学感悟化为可视化的“文明印记”,让千年佛韵在当代焕发新生。

“课堂教学虽然有图文视频的学习,但是比起现场的体验是完全不同的。学生在现场跟着导师一起看听触摸,这里每一个环节都是一种体验,都是一种经历的积累,而我们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也真实的了解到文化,我们家乡文化的重要性,而这也是树立学生文化自信,保护家乡,热爱家乡的一个重要举措,希望这样的活动能够举办的越来越好,让更多的孩子能够参与到这样的课程中,能够得到更多的学习。”本次研学活动的带队老师李晓琴谈道。

关于大佛书院

坐落于乐山大佛核心腹地的大佛书院,作为“代际融合式研学旅行实践基地”,以“盛世普曜”“历久弥新”“传承弘扬”三大主题串联十余门精品课程。书院将自然山水、石刻艺术与诗词雅韵深度融合,构建全龄段文化传承生态,成为连接历史与未来的精神地标。

14.jpg

(编辑:潘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