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
《 人民日报 》
以《自信自强 刚健有为》为题
聚焦扎根基层、奋勇拼搏的新时代青年代表
其中,乐山马边彝族青年立克拢拢受关注
相关报告如下↓↓↓
自信自强 刚健有为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19日至22日在京召开。党中央致词指出,在新的征程上,广大青年要勇于担当、奋发有为,主动到实践中去,到人民群众中去,到基层一线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青年、热情关怀青年、充分信任青年,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为做好新时代党的青年工作提供根本遵循,青年发展事业实现全方位进步、取得历史性成就。广大青年牢记总书记嘱托,以奋斗姿态激扬青春,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近日,记者采访了3位奋斗在基层一线的年轻人,他们扎根基层、奋勇拼搏,绽放出自信自强、刚健有为的青春光彩。
——编 者
立克拢拢: “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
立克拢拢在茶园查看茶叶病虫害防治情况。 受访者供图
32岁的彝族青年立克拢拢是四川省乐山市马边彝族自治县民主镇副镇长,雪峰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一肩挑”。过去,他是雪峰村第一个大学生。毕业后,他和朋友在成都创办了公司。
雪峰村位于小凉山地区,平均海拔1000米,在立克拢拢父亲立克栾甲看来,这里是名副其实的穷山沟。每次回老家,看到烂泥路、竹编房,看到村里有的孩子早早辍学打工,立克拢拢总觉得自己应该做些什么。“回去,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2015年9月,立克拢拢卖掉公司股份和位于成都的房产,毅然返乡。
经过考察,立克拢拢发现山高坡缓的雪峰村不仅草地资源丰富,本地还有养牛习惯,养殖肉牛的条件得天独厚。于是,他流转100亩土地种草,建起1300平方米的厂房,引进50头牛,创办了彝诚肉牛养殖合作社。不到一年时间,合作社利润达16万元,迎来了“开门红”。2016年底,15户贫困户加入合作社,不出一年,又有40多户加入其中。
自2016年当选雪峰村党支部书记,立克拢拢一直思考,如何让村民们增收致富。“首先是做大肉牛养殖。”立克拢拢介绍,2017年全村11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加入了合作社,同年便实现分红24.61万元。最早加入合作社的莫西塔加,至今还记得第一次分红的场景:“自己没掏一分钱,拿工资,学技术,年底还有分红,我们就服‘小书记’。”
正当全村开始养殖肉牛时,新的难题又出现了。
那时,雪峰村仍然是贫困村,通往外界的路全是峭壁陡坡,很多村民进出大山要在悬崖上爬藤梯,在石缝里踩石头,拴着竹绳“飞檐走壁”。村民出行尚且不便,把牛运出去更是难上加难。于是,修路成了雪峰村致富路上的又一道难关。
“把粗麻绳拴在货车前,村民、村干部二三十个人拽着粗麻绳奋力拉车。”回忆起这段修路的经历,立克拢拢感慨万千,“只要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就没有什么困难克服不了。”
人心齐,泰山移。在上级有关部门的支持下,两年时间,全村28.5公里通村通组公路全部硬化。其中西泥湾24道拐,垂直高度约200米,但坡度达到75度,公路以“之”字形从山下一直盘旋到山顶。“虽然这段4.8公里的路只是通村通组路的一小段,但每年都会吸引上万人前来打卡,成了‘网红路’。”立克拢拢说。
在立克拢拢的带领下,雪峰村的产业发展也按下了加速键。他紧扣“支部+合作社+农户”的股份发展思路,变政府“直接投入”为“股份合作”,以村级扶贫资金和贫困户产业发展资金入股肉羊、肉牛养殖等产业。2017年,雪峰村顺利实现脱贫。如今,雪峰村进一步深入挖掘集体经济发展潜力,实施母牛养殖、肉羊养殖、水土改造等项目,村集体经济实现从0到200多万元的突破。
2022年,立克拢拢获第二十六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我是一个山里娃,不管走得多远,我将始终初心不改、使命不怠,带领更多年轻人扎根基层、艰苦奋斗,让乡亲们的日子越过越好。”立克拢拢说。
(编辑:徐梓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