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出新气象 冲刺“开门红”——乐山市2025年一季度产业招商暨产业项目建设工作推进会侧记
2025-02-08 来源:乐山市融媒体中心

经济发展,项目为王。2月6日至7日,乐山市2025年一季度产业招商暨产业项目建设工作推进会以“现场拉练+工作推进会”形式举行。通过实地观摩、相互点评、盘点总结、动员部署,鲜明“大抓产业、大抓项目、大抓招商”导向,发起大干快上、抢跑冲刺的攻势,推动全市产业招商和产业项目建设再上新台阶,促进经济发展大提升。

实地观摩:

比学赶超 互鉴共进

春节假期刚过,全市各地的产业项目已经迅速投入到紧张的建设或生产中。为期一天半的现场拉练中,与会人员分成两组,深入全市11 个县(市、区)和乐山高新区的24个重点产业项目现场,亲身感受乐山产业招商和产业项目建设的新气象。

全市各地围绕“工业强市、文旅兴市”发展战略,谋划推动了一批重点项目。各观摩点位展示着我市在产业发展上的新进展和新成效,特色鲜明、亮点突出——

产业链条延伸有力。五通桥区的四川永祥硅材料2万吨高纯晶硅拉棒切芯项目、犍为县的凤生纸业年产15万吨食品医疗级特种纸项目、井研县的四川帛宇绿色生态智能纺纱项目等着力延链补链强链,推动产业集群化、特色化、可持续发展。

抢占产业赛道表现突出。马边彝族自治县西南区域“医药健康研发中心基地”项目,建成后免疫细胞及干细胞库系列产品年产量将位列全国前列;夹江县的兴宇航先进复合材料智能制造项目,将助推解决航空航天领域高端碳纤维“卡脖子”难题;乐山高新区的伟力得钒电池产业园,领跑新型储能产业新赛道;金口河区的高纯特种新材料产业一体化项目,将填补我国高端氟化工产品空白。

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沙湾区的四川动思新材料超高温热防材料智能制造项目、峨边彝族自治县的明达实业特种合金先进材料综合利用项目,通过盘活闲置存量资源,主动淘汰落后产能,引进先进生产工艺,大力发展新材料产业,成为制造业项目“腾笼换鸟”的典型案例。

产业形态日益丰富。峨眉山高桥威士忌酒业工旅融合项目,开启了“名山+名酒”合作新篇章;市中区的乐山京泰皇冠假日酒店项目,将建成全市承载能力最大的现代化国际品牌酒店;沐川县的“药食同源”保健食品研发项目,开创了魔芋类产品在生物医药行业的先河。

“因地制宜,各有特色。”“启发很大,收获很多,以商招商的模式值得我们学习。”“真切感受到了兄弟区县奔跑实干、奋勇争先的拼搏劲头,希望与兄弟区县补位发展,抱团发展,加快构建‘241’现代工业产业体系。”……观摩过程中,大家仔细听取项目介绍,认真观摩项目进展,不时拿出手机拍照记录,学经验、找差距、拓思路、谋发展,现场气氛热烈而活跃。在县(市、区)互评、市领导点评环节,大家在总结经验的同时,也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系统部署:

凝心聚力 攻坚项目

在工作推进会上,对全市产业招商和产业项目建设工作进行了系统部署。

会议现场印发的《乐山市“1+N”产业扶持政策汇编》等文件,彰显了市委、市政府推动发展的坚定决心。会议宣布本次现场拉练排名情况,拉练排名首位及排名最后一位的区县分别作交流发言和检视发言,有关市级部门围绕项目工作进行发言。总结成绩、剖析问题、分析原因、提出举措……思想在会场激荡,比学赶超、奋勇争先的氛围进一步浓厚,以项目看担当、以实绩论英雄的工作导向进一步鲜明。

与会代表纷纷就贯彻落实本次推进会精神表达了自己的心声。“会议传递了市委、市政府大抓工业抓发展的信心和决心,吹响了2025年产业项目攻坚‘集结号’和‘冲锋号’。”五通桥区委书记陈林强表示,“下一步,我们将拿出‘拼命三郎’的精气神,保持大抓工业的恒心与韧劲,进一步紧起来、动起来、跑起来,大抓园区、大抓项目、大抓招商,争取早日实现千亿晶硅光伏、千亿绿色化工目标。”

夹江县委书记张毅表示:“接下来,我们将认真学习参考先进经验做法,以决战决胜的信心、背水一战的勇气,全力以赴提精神、冲开局、强产业、抓项目。”

“本次推进会增加了区县互评、市领导点评、现场打分等环节,达到了相互借鉴、相互提升的预期效果。”市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吴小怡表示,“接下来,我们要用好拉练成果,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发挥统筹协调作用,提升项目储备质效,加强对上汇报争取,争分夺秒拼项目、千方百计扩投资,实现项目推进‘开门红’,确保全市投资运行在合理区间。”

“本次推进会吹响了招商引资的‘冲锋号’。”市经济合作外事局党组书记、局长贾东表示,“我们将聚力突围崛起、提速晋位,无中生有、招大引强,抓实项目落地,升级助企服务,优化投资环境,提升项目履约、开工、落地率,奋力冲刺‘开门红’,为全市打赢经济‘翻身仗’贡献更多力量。”

市经济信息化局党组书记、局长唐代祥说:“全市经信系统将认真贯彻落实本次推进会精神,紧扣‘建圈强链’,以大项目支撑大产业,以大产业带动大发展,为工业强市贡献更大力量。”

牵住项目“牛鼻子”,夯实产业“硬支撑”。全市上下正凝心聚力,只争朝夕,奋勇拼搏。(记者:张清)

(编辑:杨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