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通桥区:品质蝶变 幸福生活触手可及
2025-01-28 来源:乐山市融媒体中心

在冬日和煦的阳光下,五通桥区的大街小巷正经历着一场美丽的蜕变。随着“四公一农”(公园、公厕、公交站、公共停车场、农贸市场)项目深入推进,这片土地上的每一个角落都焕发出了新的生机与活力,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正不断提升。

公园建设

美景与乐园的双重馈赠

菩提山绿心公园和菩提山城市体育公园作为五通桥区的新名片,已经成为不少市民和游客休闲、娱乐、健身的首选之地。公园内,醉花谷、朝峨亭、流芳水榭等自然景观与童梦城堡、菩提栈道等人文设施交相辉映,为游客提供了丰富多彩的体验。而菩提山城市体育公园更是将体育健身与自然生态完美融合,依山就势,建有足球场、篮球场、网球场等运动场地,以及健身步道、器械运动等相关配套服务设施,将体育健身与自然生态融为一体,市民游客在运动的同时可以欣赏宜人美景。

此外,五通桥区还因地制宜推进了硅谷广场、阳光广场、杨柳湾口袋公园等一系列生态公园、运动公园、口袋公园建设,这些公园不仅提升了城市的颜值,更擦亮了民生的底色,让市民在繁忙的都市生活中找到了一片宁静与美好。集便民摊区、商业夜市、停车位等配套设施于一体的王爷庙便民综合体即将竣工……山水相依、景城一体的“小西湖”焕然一新、重绽风采。

1-25012PI225142.jpg

菩提山绿心公园景色宜人 五通桥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公厕与驿站

便捷与舒适的双重体验

在推进“四公一农”建设中,五通桥区积极探索“一站式建设,一站式使用”路径,将公厕、城市驿站等便民设施融入公园、广场等公共空间中。这些设施不仅满足了市民的基本需求,更通过多样化的便民服务设施,如休息区、饮水区等,为市民提供了更加舒适、便捷的服务体验。

公园、公厕(城市驿站)、公交站、公共停车场和农贸市场“四公一农”建设,事关城市发展和民生福祉。近年来,五通桥区委、区政府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持续推进“四公一农”建设,不断完善城市功能,加强精细管理,让城市更有品质内涵、群众畅享美好生活。

未来,五通桥区还将继续采用打造城市驿站的理念新建、改造一批城市公厕,以满足市民游客、户外工作者等不同群体的需求。这些城市驿站将成为五通桥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为市民的生活增添更多的便利与美好。

统规统建、统用统管

高效与优质的双重保障

在“四公一农”建设中,五通桥区积极探索“一站式建设,一站式使用”路径,打造一批兼顾游憩与生活功能的综合公园、城市驿站等,满足市民游客多样化需求。始终坚持“统规统建、统用统管”的原则。通过科学规划、高效建设、优质管理,全面提升“四公一农”建管水平和服务质量。以王爷庙便民综合体项目为例,该项目不仅解决了周边群众“菜篮子”的需求,还有效提升了社区居民的幸福生活指数。项目建成后,还将引进专业运营公司对市场进行精细化管理,确保市场经营秩序和环境卫生的持续优化。满足市民游客、户外工作者如厕和休憩需求,让一座座城市驿站成为五通桥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持续蝶变

幸福生活触手可及

随着“四公一农”建设的深入推进,五通桥区正经历着一场从内到外的品质蝶变。据了解,原本的王爷庙民生市场,由于基础设施建设陈旧,存在停车难、环境较差等问题,为进一步满足周边群众“菜篮子”的需求,有效提升社区居民幸福生活指数,去年5月底总投资约2240万元的王爷庙便民综合体项目启动,将新建一座农贸市场,包括便民摊区、商业夜市等配套设施,以及机动车停车位60个,让居民可以买得更舒心、更放心。

“四公一农”建设不仅是一项民生工程,更是一项民心工程。它让五通桥区的市民在享受城市发展红利的同时,也感受到了来自政府的关怀与温暖。

去年以来,五通桥区共新建公园7个(含口袋公园2个),打造重要节点生态绿地项目5个,长度约15公里,新改建公厕(城市驿站)16个、公交站台22个、公共停车场4个,新增停车位284个,利用现有道路边界新增路内停车位227个,全力解决群众“休闲难、如厕难、停车难”等突出问题。今年,五通桥区将持续推进“四公一农”建设,规划新建公园、公厕、停车场、农贸市场,努力让城市更有品质、更有温度,为打造“绿色大硅谷、美丽小西湖、幸福五通桥”奠定坚实基础。

记者 鲁倩文

(编辑:徐梓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