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九月,科技与智慧之光闪耀中国绿色硅谷。昨(10)日,第二十一届中国西部海外高新科技人才洽谈会(简称“海科会”)晶硅光伏新能源人才发展论坛在成都举行。借助“海科会”世界级开放合作平台,我市通过政策推介、主题演讲、签约合作、项目洽谈等系列活动,促进与高新科技人才交流合作,助力乐山晶硅光伏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中国绿色硅谷蓄势赋能。
“智”汇嘉州
人与城的双向奔赴
作为中国多晶硅发源地,乐山的“追光之旅”已逾半个世纪。从新中国第一炉多晶硅诞生,到如今高纯晶硅产能稳居全球第一方阵,乐山晶硅光伏实现了“原点”到“制高点”的奋勇跋涉。向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挺进过程中,人才是极为关键的一环。
“追光之旅”,是一场人与城的双向奔赴。产业突进中的乐山,求贤若渴。在晶硅光伏人才政策推介环节,我市推出的一系列优厚政策和多层次创新创业平台吸引了与会者关注。
“晶硅人才十条”“晶硅光伏产业‘1+5+2’产教融合改革试点方案”等10项人才新政,12个国省级重点产学研平台、全国唯一多晶硅实训仿真工厂、全国第一个光伏专业;12个综合性人才活动阵地、1000套人才公寓,兑现人才资助资金2096万元……一项项措施、一个个数字展现着“真金白银”的投入、“拎包入住”式服务,背后是“广聚英才”的信心和底气。多位与会者评价,这些政策显示出乐山“招才引智”的满满诚意。
诚意之外,本次论坛彰显“务实”导向,不仅吸引了人才的目光,也为乐山带来扎扎实实的合作项目。
论坛上,九三学社四川省委与中共乐山市委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围绕科技创新、高等教育、招才引智等方面开展信息互通、资源互享、人才互动、项目互建。
九三学社四川省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九三学社是科技、高等教育等领域智力密集优势突出的参政党,将在“九乐合作”中,精准对接乐山晶硅光伏、民用核技术等产业发展需求,建立长效合作机制,更好促进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助力乐山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以有力有效有为的履职服务地方发展。
作为省级研发平台,乐山西部硅材料光伏新能源产业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硅研院”)成立两年多来已建立47人研发团队,与近10家行业企业达成合作。论坛上,“硅研院”与乐山高测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签署了产学研合作协议。据“硅研院”院长胡育介绍,双方早在去年便开启项目合作,此次签约后将在5年时间共同开展技术攻关、技术人才互聘、人才培养等更深层次的合作。
产业创新发展需要推进产教融合、科教融汇。论坛上,由乐山职业技术学院牵头发起的晶硅储能材料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正式成立。据乐山职业技术学院新能源与材料学院院长崔明现介绍,目前产教融合共同体汇聚了行业协会、行业龙头企业、高等学校、职业学校、科研院所等40余家单位,有利于整合产业、教育、科技等资源,构建校企协同发展机制,为晶硅光伏和储能材料行业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服务企业创新发展,助力中国绿色硅谷建设乘势而进。
论道“硅谷”
逐梦产业新未来
翻开论坛嘉宾名单,既有知名院士、资深专家,也有行业协会负责人、龙头企业代表,大咖齐聚,星光闪耀。他们聚焦“晶亮世界·硅聚乐山”主题,带来了高含金量的主题演讲,分享科技创新新成果,探寻科研发展新思路,把脉问诊乐山晶硅光伏产业,在智慧相融、观点碰撞中共赴思想盛宴,共绘发展蓝图。
亚太材料科学院院士、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沈鸿烈在演讲中分享了晶硅光伏技术特别是晶硅太阳电池技术发展新趋势。他指出,随着晶硅太阳电池新技术不断突破,对于高端技术研发人才的需求越发强烈,各地在人才培养、学科设置、产教融合和光伏人才市场规范方面,还有较大提升空间。沈鸿烈表示,现代产业学院是培养中高端复合型晶硅光伏人才的有效途径,通过高校、研究所与企业的紧密合作、“订单式”培养人才,提高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
长三角太阳能光伏技术创新中心主任沈辉长期关注乐山晶硅光伏产业发展,他充分肯定乐山职业技术学院在产业人才培养上的积极成效。沈辉表示,晶硅光伏产业在中国的发展依托于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持续的技术更新。乐山可以考虑建立硅材料博物馆,更好传承发扬这一具有鲜明特色的工业技术文化。
近年来,晶硅光伏产业历经多轮起伏。作为行业头部企业的“掌门人”,协鑫集团董事长朱共山对此深有体会。“过去几年,协鑫集团依靠科技创新成功穿越了行业周期,以硬核科技实力赢得了高质量发展的主动权。”朱共山表示,协鑫始终把培育集聚创新型人才队伍放在科技创新工作最优先位置,健全科技人才吸引、培养、留用体系,招揽了一批具有全球视野的专业人才,科研人员占比超过65%。未来晶硅光伏产业还需要培养更多复合型高端人才引领产业持续发展。
思想碰撞迸发出智慧火花,照亮“硅谷”未来。
“当前乐山正在大力实施‘先进制造业倍增计划’,一个重要方向就是以科技创新引领先进制造业提质增效。”市科技局局长李志强感到深受启发。他表示,将深化与长三角太阳能光伏技术创新中心的交流合作,持续攻关核心技术、健全人才智库、培育创新主体、打造创新平台,全力当好科技人员和科技型企业的“服务员”,用科技赋能中国绿色硅谷建设。
东方电气(乐山)峨半高纯材料有限公司技术研发部副主任杨武勇谈道,回顾乐山多晶硅发展历史,“艰苦创业”“勇于创新”的鲜明特质是“三线精神”的传承延续。相信在强有力的人才政策和创新引领下,晶硅光伏产业一定能成为新时代乐山工业一张闪亮名片,为我国能源安全和“双碳”目标实现贡献更多力量。“我们将立足乐山持续做强做大高纯半导体材料,为晶硅光伏、半导体产业提供优质关键材料。”(记者:付小惠 张清)
(编辑:张宇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