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新闻网讯(记者 徐梓胜)打造消费场景、丰富消费业态、培育消费引擎,做强消费支撑。数据显示,今年1—8月,乐山市社消零580.6亿元,同比增长1.6%,高于全国、全省1.1个百分点。国庆黄金周期间,乐山共接待游客395.83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0.97亿元,全市旅游人数、旅游收入总量、A级景区接待人数和门票收入均居全省地级市第1位。
让消费热起来、经济活起来。乐山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 以拼的勇气、拼的劲头、拼的状态积极主动出招,打出促进消费的政策组合拳。一揽子促进消费措施的实施,让消费潜力进一步释放,新型消费、升级消费继续壮大,城市消费能级持续提升。
多措并举 加快消费促复苏
全力推动消费促进工作提档升位,乐山持续采取实打实措施,专人专班服务,政策“红包”不断。
市委成立服务业提档升位工作专班,全市成立百日攻坚商贸帮扶队,2195人全覆盖走访企业3200家,持续开展助企纾困行动,协调解决疫情防控、政策申报等问题,最大程度降低疫情、高温、停限电等不利影响,稳住市场主体。
出台服务业稳增长政策,乐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与乐山市经济和信息化局、乐山市财政局、乐山市商务局、乐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印发《支持“转企升规”十五条政策措施》,推动乐山“十四五”时期“个转企、小升规”工作,增强经济发展新动能。
支持限上零售、餐饮企业拓展市场,对新开门店解决就业3人以上的,给予5至30万元奖励。
全力稳住市场主体,给予市级保供企业每户3万元资金奖励,对执行保供任务的企业给予50%的物流费用补贴,对零售、餐饮企业员工核酸检测费用给予50%的补贴。
一系列的举措给商家吃了“定心丸”,真金实银的红利也带动了商家的积极性。“政策红利、税收红利不断,我们对乐山的市场充满信心。”家家乐连锁超市负责人告诉记者,一直以来超市营业额稳中有升,消费潜力依然巨大。
主动作为 聚集人气促消费
创新依然是吸引消费的主要手段。以新活动、新空间、新载体为抓手,乐山集聚消费人气,全力促进消费回暖。
6月24日,2022年川渝大学生美食文化季在乐山启动,1000余家美食商家参与,拉动乐山餐饮消费5000余万元。
6月30日晚,2022“乐GO嘉州”消费季暨乐山政府消费券发放系列活动和第十一届嘉州国际汽车展同步开启。拉动世豪广场日均客流量上升43%,日均销售额上升23%,一周销售汽车7800余万。
苏稽的跷脚牛肉、牛华的麻辣烫、鲜香爽口的钵钵鸡、皮酥肉嫩的甜皮鸭、麻辣香脆的狼牙土豆.....不少人来乐山旅游就是为了品尝乐山味道,张公桥好吃街、上中顺特色街区、嘉兴路美食街、苏稽古镇等美食聚集区成为游客来乐旅游消费的目的地之一。
“乐山美食那么多,不能来也要在网上买一些。”在川渝大学生城市美食“马拉松”上,网友通过线上追踪网红打卡点的形式,品尝乐山美食,打卡网红店铺,传播乐山美食文化。
线上消费也从传统电商向特色化直播消费进行转变。在峨眉落户的电商培训基地,大力发展“直播电商+特色产业”。组织电商带货活动70余场,直播交易额突破6000万元。1至8月,全市网络零售额实现216.2亿元,总量居全省第2位。
消费市场上,乐山不仅踏实做好本地市场,还组织企业走出去拓宽销路。
7月27日,“中国橘乡·古韵井研”——四川“井研柑橘”走进大西北推介会在陕西省西安市举办,这是继2021年“井研柑橘”走进大湾区在广州获得大量订单后,再一次在省会城市“走红”。
企业走出去,乐山的特色产品也走了出去,北京、西安、杭州、绍兴、武隆……“三县一区”企业实现签约8000余万元。1至7月,全市向东部地区销售农特产品金额1.49亿元。
此外,乐山还激活“夜经济”,依托商业综合体、文创产业园、特色街区等载体,打造世豪金街夜市、夹江世遗广场夜市、沙湾“天上的街市”夜市等创意夜间消费集聚区,全方位释放消费潜力。
搭建平台 消费“红包”惠民生
“满500减200,满200减80,满100减40……周五记到抢消费券哦!”
“使用消费券购物,加上超市一起搞活动,比平时划算了很多,对于老百姓而言,这些实惠都实实在在看得见!”市民程女士在手机上抢了消费券,买东西时直接抵扣了80元,她觉得太划算了。
乐山精心策划数字生活消费月活动,搭建“乐山消费券”营销平台,打好政府消费券+企业消费券“组合拳”共同促进消费。全市整合省市资金、工会资金、金融机构营销资金,发放政府消费券7000万,拉动消费近7亿元。
眼下,“促消费 聚人气”等系列应对疫情影响活动持续开展,乐山消费市场生机涌动,热度持续增加。
热起来、活起来。在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同时,乐山将持续提振消费信心,激发消费需求,更加有效地发挥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
(编辑:何冬梅)